东安区加快推行“告知承诺制”
本报讯 (记者 高伟 通讯员 张伟)为进一步纵深推动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近日通过“告知承诺制”方式核发首张大型直营连锁企业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。这是东安区自承接《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工作的意见》以来,向食品经营单位核发的首张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标志着东安区食品经营企业连锁门店快捷服务许可办理全面推开。
东安区严格履行办理流程,受理百胜餐饮(沈阳)有限公司牡丹江肯德基百好花园餐厅申请材料后,通过“告知承诺制”的方式,当场发放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成本,真正实现了“最多跑一次”,做到了优流程、减时间、降成本。在实行“告知承诺制”后,只要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、符合法定形式,且书面承诺申请材料与实际一致,就可以当场核发,大大压缩了办结时限,提高了服务效能,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,优化营商环境,促进企业健康发展。
【资料图】
下一步,东安区将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实现“准入”与“监管”无缝对接,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,继续推行“告知承诺制”,激发大型直营连锁餐饮经营企业门店自我管理、自我规范的主动性,优化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流程,着力提升食品经营许可工作便利化水平,努力营造公平、透明、高效、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。
阳明区特色产业成家门口“摇钱树”
本报记者 高 伟 通讯员 韦 震 德健宇
从牡丹江市区向东北方向驱车约15公里,就来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北甸村“北国花都”寒地花卉基地。拉开一栋温室厚厚的保温门,热气裹挟着花香扑面而来,雅致的百合、鲜艳的康乃馨等花卉长势喜人。
该处是目前黑龙江省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,也是全省首个在冬季成功培育成活百合花卉的基地。基地负责人黄巨君正在指导几名村民把可以销售的花卉剪下来,包装后发往各地鲜花店销售。鲜花供销两旺,最高兴的是北甸村党支部书记王超。王超算了一笔账,目前基地智能化温室大棚一期建了12个,还有21个冷棚,年产花卉300余万株,产值可达500余万元。
寒地花卉基地不仅强了村,也富了百姓。王超介绍,去年花卉基地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21万元,村民的务工收入也很可观。北甸村村民王丽艳一直在花卉基地上班,鲜花剪枝装袋样样在行。她满是笑意地说:“离家近,每个月还有三四千元工资,挺满足。”如今,像王丽艳这样在花卉基地就近就业的农户平时有20人,忙的时候需要30多人。
依托花卉基地,阳明区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,总投资约1000万元在临江村推进“花·拾光”亲子农场田园综合体建设,包括农作物数字体验园、帐篷轻奢营地等观光、休闲项目。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,拉动村民就业30余人。
与此同时,南城子村的唐樱园生态农场建成了41栋具有自动控温、自动除雪、太阳能集热水箱的高科技暖棚和30个冷棚种植,种植有草莓、樱桃、小柿子和蔬菜等,填补牡丹江市民冬季采摘的空白。去年农场平均每周的游客量都在2000人左右,通过这个项目,村集体的分红、村民的劳务收入累计达到300多万元。
近年来,阳明区紧紧抓住“打好城郊优势牌、建设城市后花园”功能定位,打造以桦林镇、五林镇为主线的农文旅融合产业示范带。以建设全省最大全季鲜花种植基地为牵动,引进了13家重点农事企业,建设“花·拾光”亲子农场、田间有礼·农特产品展销馆等特色项目20余个。特色产业,正成为村民们种在家门口的“摇钱树”。
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3年05月26日08版)
(责编:王佳仪)